過去人們曾認為台灣的史前祖先們是從不同地方、不同時間點前來,因此島上才住著各種不同的族群。然而若是如此,為何在島外其他地方從未找到和本島相似的原住民族群?
原來,早期習慣於海洋生活的南島語人來到台灣後,在本島廣大山林環境的馴染下,轉變為一種適應於山林燒耕性格的農民。人群與文化只進不出,最終便在島上形成了各個獨一無二的原住民族群。
陳有貝
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士、碩士,日本九州大學博士,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。專門於臺灣與東亞考古學研究,曾參與多處遺址的調查及發掘。著有各種相關論文與書籍。
自序
壹、史前台灣概述
第一章、台灣考古的重要疑問
貳、早期人群的來源與特色
第二章、最早的台灣人
第三章、台灣新石器時代的開創者—古老的南島語人
第四章、台灣史前農業的發生
參、文化的形成與擴散
第五章、東亞區域架構下的台灣—大陸與海島
第六章、台灣島的鄰居—琉球
第七章、南琉球研究對台灣的啟示
第八章、出口封閉的台灣島—談南島語人群的起源地
第九章、史前台灣的本土化
肆、族群的形成
第十章、族群形成的首部曲:線索—石杵與巨石
第十一章、原住民族群的形成:概念與方法
第十二章、原住民族群的形成:考古學的關鍵證物
第十三章、史前台灣的族群形成
伍、餘論
第十四章、台灣的史前時代
後記
引用文獻
聯絡人:蕭杰如小姐
Tel : (+866-2) 2926 6006 #6218
FAX (+866-2) 2926 6016
地址 : 234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一段80號18樓
Email: 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