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.歷史.敘事

時間.歷史.敘事

NT$480.00

作者:李紀祥/佛光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

出版日期:2013/05

語文:繁體中文

ISBN/識別號:9789868891685

DOI/電子書:10.6140/AP.9789868891685

訂購連結:

 

「我」讀書為何?何以治史?讀書治史可以予人何種人生?人間又何以須有此一問?若說期待著旁人悅讀,增加學問場域之讀者,則何以擱筆休憩後的「我」,卻偏行至無光之角落,看他人以微光播映之神隱少女!他們真的鍾愛自我之寫作?自有生以來,究竟多少筆下在回顧後仍能無悔?作者與讀者間的迭盪低迴,究竟是何種容顏貌相的呈示,迷人于過去、現在、將來?抑或只是書案上的墨香流韻,當時姿態已沉吟,卻恨名山不藏,後之覽者,未入我家,先賞別院!本書中的另一種聲音,便是「重讀中文」的期盼。無論是知識分子、學者,還是新士大夫、讀書人,在古今相映書寫中譜出的一代風華。

李紀祥
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五日出生於台北,祖籍江蘇鹽城。東海大學碩士、中國文化大學博士,師事馬先醒、蔡仁厚、宋 晞、錢 穆諸先生。歷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所副教授、教授,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(2008-2012)。2002年應龔鵬程君之邀,至蘭陽佛光大學創所任教。現任佛光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、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班教授。治學領域以宋明理學、中國史學經典及史學理論為主。近年寫作集中於春秋學、史記學、釋奠學。已出版著作《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》、《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》、《道學與儒林》、《史記五論》等。曾與師友共同主編《歷史:理論與批評》雜誌。酷愛:咖啡與寫作、歌德與舒伯特、曲阜與蘭州。
何謂歷史:「史學導論」之教學與提問
以「史」為學與以「歷史」為學
時間.歷史.敘事:可逆性、可斷性、轉述及其他
《春秋》中的「空白」:「闕文」與「不書」
「言」與「文」:《史通.言語篇》中的歷史語言觀
「編年」論述:時間之鏤刻
趙氏孤兒的「史」與「劇」:文述與演述
中國史學中的兩種「實錄」傳統:鑒式實錄與興式實錄
劉知幾的史體論與備體觀
袁樞《通鑑紀事本末》與「紀事本末體」
歷史與不朽:論時間中的「在」與「逝」

聯絡人:蕭杰如小姐

Tel : (+866-2) 2926 6006 #6218
FAX (+866-2) 2926 6016

地址 : 234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一段80號18樓

Email: 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