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新語

大學新語

NT$700.00

作者:陳平原/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
出版日期:2019/03
語文:繁體中文
ISBN/識別號:9789864371600
DOI:10.978.986437/1600

 

訂購連結:

本書為陳平原教授的文集、採訪稿、書評等,主題圍繞於作者本人對高等教育的意見以及對恩師、前輩們的回憶。其對於大學的評論有現代的,如對於各種高校制度改革、獲利的招生制度、公私立大學及港臺大學的風氣、大學的建築、研究與專案計畫制度、大學與媒體的關係等;亦有歷史的敘說,如清末以來的制度發展,以及抗戰時期大學內遷的景況等。

除大學制度以外,作者亦以個人經驗,追思其恩師王瑤的一生,並有幾篇述說他與著名作家金庸、老學者及海外漢學家的幾面之緣,以及數篇與其他學者對談之紀錄,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老一輩的風氣,以及學術界真實而無奈的一面。

More Information
Publication date 2019年3月15日
圖書類型 學術書
陳平原,廣東潮州人,文學博士,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(2008–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)、教育部「長江學者」特聘教授、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國語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。曾先後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、德國海德堡大學、英國倫敦大學、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、美國哈佛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、臺灣大學從事研究或教學,2008年1月至2015年7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(與北京大學合聘)。
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「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」(1991);獲得教育部頒發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五、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〔人文社會科學〕優秀成果獎(1995, 1998, 2003, 2009, 2013),北京市第九、第十一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(2006, 2010, 2012),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(2006),第一、第二屆王瑤學術獎優秀論文一等獎(2002, 2006)及第四屆王瑤學術獎學術著作獎(2016)等。2017年12月獲目前中國人文學界最負盛名的思勉原創獎(第四屆)。 先後出版《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》、《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》、《千古文人俠客夢》、《中國散文小說史》、《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》、《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》、《作為學科的文學史》、《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》、《當年遊俠人》、《當代中國人文觀察》等。
大學史方面的著述,除了北京大學出版社刊行的《老北大的故事》、《大學何為》、《大學有精神》、《讀書的風景》、《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》、《大学新语》,尚有《大學小言—北大與港中大》(香港/北京:三聯書店,2014)以及《懷想中大》(花城出版社,2014)。

目次

0-1 「大學五書」小引
0-2 自序

第一輯 大學現狀

1-1 當代中國大學的步履與生機
1-2 三說「拓展 211」
1-3 如何兼及諮詢與監督——從「章程」看大學與社會之關係
1-4 要「專案」還是要「成果」
1-5 假如我辦「燕京學堂」
1-6 我眼中的內地與香港的高等教育
1-7 中國私立大學的現狀及出路
1-8 現代中國大學的六個關鍵時刻
1-9 關於「人才養育」的十句話

第二輯 大學周邊

2-1 當代中國的人文學
2-2 我看「原始創新」
2-3 「道不同」,更需「相為謀」——中美人文對話的空間與進路
2-4 「大師」如何誕生
2-5 大學和傳媒,彼此也該唱唱黑臉
2-6 一個文學教授眼中的中國傳媒
2-7 報章與潮流
2-8 我為什麼跨界談建築——從「老房子」說到「新文化」
2-9 戰時中國大學的風采與氣象
2-10 從「大俠」到「大學」——香港文化形象的嬗變
2-11 彈性的「經典」與流動的「讀者」

第三輯 大學人物

3-1 「學者百年」與「百年學者」
3-2 八十年代的王瑤先生
3-3 作為山西學人的王瑤先生
3-4 患難見真情——追記兩種王瑤圖書的刊行
3-5 學術史視野中的王瑤先生——答張麗華博士問
3-6 與程千帆先生對話
3-7 結緣河南大學與任訪秋先生
3-8 再說夏志清的「小說三史」
3-9 「活到老,寫到老」的來新夏先生
3-10 很遺憾,沒能補好臺